來源:
瀏覽次數(shù):5364
標簽:
營銷基于人性,商業(yè)也是。
每當商業(yè)環(huán)境發(fā)生巨大變化,新模式、新概念、新營銷工具一批批往外冒的時候,總會有人出來告訴我們:人性不變,本質(zhì)不變。
這當然是條真理,肯定一絲不掛的真理。
真理一般都是有用的,比如“不要跟女人講道理”就讓老苗受用終生。
這個總是被掛嘴邊的“人性不變”到底有什么用呢?我們怎么用呢?那些不變的人性到底是什么?那些跟我們說“人性不變”的人,到底是在表達什么意思?
很遺憾,看了很多人關于“人性不變”的言論,都沒有告訴我們?nèi)诵圆蛔冊谀睦?,他們真正要表達的是“雖然環(huán)境變了,但是我的老方法還依然管用”。
嘴上說著“人性不變”,實際是給拒絕改變、抱殘守缺找理由。
有了這么冠冕堂皇的理由,我們就可以心安理得的躲入舒適區(qū)了,能爽一時算一時。
一個兄弟,年輕時被某企業(yè)挖去做營銷老總。剛到任就發(fā)現(xiàn)“好事連連”,經(jīng)銷商好處、供應商好處、媒體代理公司好處,撲面而來。
基于良好的職業(yè)操守,除了吃過幾頓飯、收了點茶葉類的小禮品,其余一概拒絕了。過了段時間,這哥們才了解到,原來這么多的好處竟然都是老板安排的。
經(jīng)受住了組織考驗,沒出賣“黨國”利益,老板很開心,他卻憤而離職了。理由很簡單:
人性是經(jīng)不起考驗的。自己萬一著了道,這輩子的羽毛就被毀了。
“人性經(jīng)不起考驗”,是近些年提及率很高的一句話。
但這個說法不夠準確,準確的說法應該是道德、條律、文化、制度等等這些意識形態(tài)的約束,“經(jīng)不起人性的考驗”。
人性如此強大,且無法改變。
所以王圣人說“存天理滅人欲”不靠譜,正確的姿勢是“知行合一”。
老實和尚虛竹不停的念著“阿彌陀佛”,還是被天山童姥想辦法破了戒。
現(xiàn)代人往往同情潘金蓮,一個美女被逼無奈嫁了矮矬窮,經(jīng)受不住高富帥“潘驢鄧小閑”的誘惑和王婆的套路,符合人性。
人性是強大的。但人性又是復雜的,小潘如果沒遇到武松就死了,就是標準的烈女形象:寧嫁三寸丁,不從張大戶。
所以當我們說人性的時候,不是在說單一因素,而是方方面面,具體包含人性的五個層面。
一個層面是根本欲望和需求。對這個層面較經(jīng)典的解讀,當然就是馬斯洛的五層需求,這是人生存的基本意義,是人性里底層的東西。
1.jpg
第二個層面是人的模式化行為特征。
老苗在《營銷按鈕》中,用了一章講這部分內(nèi)容。
“見到烏龜厚厚實實的背就會忍不住蟄一下”,這是蝎子的模式化行為,而人的大部分行為也是模式化反應。
看到多數(shù)人這樣做,自己也想這樣做,這是基于生存選擇的從眾效應;看到多數(shù)人這么做,我們想表現(xiàn)的鶴立雞群,這是基于性選擇的個性表達。
沒有選擇,我們難以做出決定,這是對比原理;選擇太多,我們?nèi)匀浑y以做出決定,這是損失厭惡。
一印象給人影響深刻,這是首因效應,而近期的印象也同樣印象深刻,這是近因效應。
未完成的事,總會念念不忘,這是閉環(huán)效應,或者叫契可尼效應;而能夠堅持做完該做的事情,不做不該做的事,這是延遲滿足……
我們習慣服從權威、我們?nèi)菀赘吖雷约?、我們喜歡對號入座、我們愿意合理化自己行為、我們?nèi)菀讱w因錯誤、我們喜歡跟自己相似的人……
這都是人的模式化行為特征,是營銷中好玩又有趣的課題。
第三個層面是人的社會化行為特征。
馬克思說,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,講人性不能脫離人的階級、階層、社會角色、家庭角色。
馬老師說“996是福報”,老板們紛紛轉(zhuǎn)到公司群,這是人性,而一些員工看到后,恨得牙癢癢,敢怒不敢言,這也是人性。
屁股決定了腦袋。
晉惠帝很納悶,吃不上飯怎么不吃肉啊,老農(nóng)民認為,皇帝種田肯定是用金鋤頭啊,民間傳說中,王寶釧當了皇后,吃餃子吃到快撐死。
屁股決定了思考邊界。
父母面前是子女、子女面前是父母、下屬面前是領導、領導面前是下屬、消費時你是顧客、做經(jīng)營時你又是售賣者、我們看老外是老外、老外看我們也是老外……
所有這些,加起來構(gòu)成一個“社會人”。
人性的社會性,就是人的行為、思想無法脫離他的角色、階層、立場,以及他的文化背景、自我人設。
第四個層面是人行為和思想的根本動力。
弗洛伊德老爺子說,一切行為動力都是性,人人都是行走的荷爾蒙。
《自私的基因》里說,人是基因的傀儡,基因的興趣就是不停復制,為此不擇手段。人類是被基因控制的,我們表現(xiàn)出的一切行為,自私、無私、利己、利他、合作、爭斗、背叛、結(jié)盟,背后都是基因的力量。
但這些事既沒法證實也沒法證偽,可以解釋一切現(xiàn)象,卻很難給我們具體的指導建議。
現(xiàn)代社會學更多的共識是,行為很根本動力來自需求。但需求并不能直接引發(fā)行為,能夠直接引發(fā)行動的是由需求產(chǎn)生的動機。
裝個X,掉個書袋子。
“動機”的心理學定義:引起、維持個體活動并使活動朝向某一目標進行的內(nèi)在動力。
阿特金森動機公式:動機強度=F(動機水平*期望*誘因)
大白話是這樣:
**160;“我餓了,想吃東西”,“老大不小了,該有個女朋友了”,這是需求,是寬泛的。
“門口開了家烤鴨店不錯,第二只半價”,“新來的同事顏值很高,名花還沒主,可以撩一下”,這是動機,是特定的,針對具體事項、具體目標。
阿特金森動機公式里,動機水平指的是人的需求及由需求衍生的人性特性,除了馬斯洛的五層需求,還有人性中的貪婪、惰性、嫉妒、惻隱、利他、共享等等,既有真善美,也有假惡丑。
動機水平的高低由個體決定,外界較容易改變的是誘因和期望。
老苗在《營銷按鈕》中提到,想讓你希望的消費行為發(fā)生,記住這個葵花寶典就行了,只有兩點:值得做和容易做。對應的就是阿特金森動機里的期望和誘因。
“值得做”,是增強誘因,餅很大,很好吃;
“容易做”,是提高期望值,吃餅很容易,張嘴就來。
我們比較容易被什么打動?不是道理,也不是情感,而是很能引發(fā)我們期望的事情。
某某寫了個公眾號(以前是開了個淘寶小店、現(xiàn)在是運營個抖音號),月入百萬;
某家庭婦女在家一邊帶孩子一邊做微商,喜提法拉利;
每天揉肚子500下,一個月減腰圍10公分;
產(chǎn)品包裝設計做了某某促銷(新進某個渠道或者找了什么高人),一下大賣。
這都是我們較喜聞樂見的內(nèi)容,較容易讓我們產(chǎn)生幻想,產(chǎn)生行動意愿。
洗腦,就是把人心中的期望,用較美好的語言描述出來,然后不斷重復。
無需理由,無需邏輯。一旦美麗的期望在心中扎根,人們就會為它找到諸多理由,并深信不疑。
人性的第五個層面,是它的物質(zhì)基礎,它的生理運行機制。
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,物質(zhì)決定意識。
大腦是很重要的器官,但你要知道,這是大腦告訴你的。
人性不是玄學,看似玄妙和深奧的人性同樣由生理基礎決定。
一則舊聞:某人吸毒,怎么都戒不掉。其母為了幫助他戒毒,讓自己也染了毒品,打算跟兒子互相督促。結(jié)果是,毒都沒戒成,娘兒倆共同走上了販毒道路。
毒品改變?nèi)说膬?nèi)分泌水平、激素水平,當物質(zhì)基礎被摧毀時,意志力、自律性都不復存在。自己預想的行為,也就不復存在。
集作家、內(nèi)分泌醫(yī)生、心理學博士于一身的畢淑敏女士有句很有名氣的話:
我們都是自己荷爾蒙的奴隸。
當你腎上腺素水平提高,不由你不興奮;內(nèi)啡肽血清素提高,你自然就會快樂;當某樣東西能刺激你多巴胺分泌,你必然會上癮;你看到某個異性,怦然心動,覺得“這個妹妹哪里見過”,實際上是因為她(他)能刺激你分泌苯基乙胺多巴胺等十幾種激素的分泌。
這是激素對人行為的決定影響。
另外的關鍵點是,大腦對行為影響的作用機制。
還是《營銷按鈕》中的觀點:
如果把大腦比作一家企業(yè),認知中心相當于職能部門,情感中心相當于高管,本能中心則是老板。
2.jpg
如果你想影響這家企業(yè),從老板下手、從高管下手效率是比較高的,走職能部門很費事、效果也很差。所以我們都會說,講道理是很沒用的。
一個信息,如果僅僅獲得大腦理性上的認同,卻不能引起情緒上的共鳴,就無法引起有效行為。
老苗強調(diào)的是:情緒和欲望是市場的火藥桶,蘊藏著無窮的威力。情緒可以傳染,而理性的認知不行。所謂的內(nèi)容傳播,傳播的是情緒,并不是內(nèi)容。
人的行為,是不變?nèi)诵悦鎸ψ兓h(huán)境的反應。單純?nèi)フf人性不變,是正確的廢話。
汽車和馬車,從人性的角度看是同樣的產(chǎn)品,但我們不能愚蠢到用鞭子抽汽車。
正確的做法是:了解人性的這五個層面:基本需求、行為的模式化、行為的社會化、行為的根本動力和行為的生理基礎,再正確判斷出環(huán)境的變量,就可以預判行為的變化,掌握新的商業(yè)規(guī)律。
這樣,你才能掌握真正的商業(yè)本質(zhì),抓住真正的市場機會。這樣,你才能真的有底氣說一句:
人性不變,商業(yè)本質(zhì)不變。
需要更加詳細的產(chǎn)品包裝營銷設計 請聯(lián)系我們的客服: 0371-55270303
15890013181 竭誠為您服務 可點擊我們的網(wǎng)站查看更多設計作品 92833.com.cn